想创办一家初创公司吗? 在Y Combinator获得资助。
2005 年 11 月
“Web 2.0” 到底意味着什么?直到最近,我认为它毫无意义,但事实证明情况更为复杂。最初,是的,它毫无意义。现在似乎已经有了一定含义。然而,那些不喜欢这个术语的人可能是对的,因为如果它意味着我所认为的,我们并不需要它。
我第一次听到 “Web 2.0” 这个词是在 2004 年 Web 2.0 大会的名字中。当时,它应该意味着使用 “网络作为平台”,我理解为指的是基于网络的应用程序。[1](#Web 2.0 的含义_note1)
因此,当我在今年夏天的一次会议上,蒂姆・奥莱利(Tim O’Reilly)主持了一个旨在确定 “Web 2.0” 定义的会议时,我感到惊讶。难道它不已经意味着使用网络作为平台了吗?如果它原本并没有意味着什么,我们为什么还需要这个短语呢?
起源
蒂姆说,“Web 2.0” 这个词首次出现在 “奥莱利和 Medialive International 之间的一个头脑风暴会议中。” Medialive International 是什么?根据他们的网站,“是技术贸易展会和会议的制作人。” 因此,这次头脑风暴会议可能是关于这个的。奥莱利想要组织一次关于网络的会议,他们在考虑该如何命名。
我认为并没有故意计划暗示有一个新的网络 “版本”。他们只是想表明网络再次重要起来了。这是一种语义上的赤字支出:他们知道新事物即将到来,“2.0” 指的是这些可能变成什么。
他们是对的。新事物正在出现。但在短期内,新版本号导致了一些尴尬。在为第一次会议开发推介时,有人一定决定他们最好试着解释一下 “2.0” 指的是什么。不管它意味着什么,“网络作为平台” 至少不会太狭窄。
关于 “Web 2.0” 意味着网络作为平台的故事在第一次会议之后并没有持续太久。到第二次会议时,“Web 2.0” 似乎意味着一些关于民主的东西。至少,当人们在网上写到它时是这样的。会议本身似乎并不是很草根。门票价值 2800 美元,所以只有风险投资人和大公司的人才能负担得起。
然而,令人奇怪的是,Ryan Singel 在《有线新闻》上关于会议的文章谈到 “一群极客”。当我的一个朋友问 Ryan 关于这个时,他很吃惊。他说他最初写了类似于 “一群风险投资人和商业发展人员” 的内容,但后来将其缩短为 “一群”,这可能被编辑扩展为 “一群极客”。毕竟,Web 2.0 大会应该充满了极客,对吧?
嗯,并不是。大约只有 7 个。甚至蒂姆・奥莱利也穿着西装,这一幕如此陌生,以至于我一开始无法理解。我看到他走过去,对奥莱利的一个人说:“那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