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年 3 月
互联网正在将写作变成一场对话。二十年前,作家写作,读者阅读。而今互联网让读者可以做出回应,越来越多的人在评论区、论坛和他们自己的博客文章中这么做。
很多人对某事做出回应时持有异议。这是可以预料的。赞同往往不如持异议来激发人们的动力。当你赞同时,你就没有太多可说的了。你可以对作者说的内容进行拓展,但他可能已经探讨了最有趣的含义。而当你持异议时,你进入了作者可能尚未探索的领域。
结果就是,有更多的异议,尤其是从字数上来看。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变得更愤怒。我们沟通方式的结构性变化足以解释这一点。但尽管驱动异议增加的不是愤怒,但增加的异议可能会导致人们变得更愤怒。特别是在线上,你可以轻易说出你在面对面时永远不会说的话。
如果我们都要持更多异议,我们应该小心地做到这一点。持异议良好意味着什么?大多数读者能区分纯粹的人身攻击和经过深思熟虑的反驳之间的区别,但我认为在中间阶段加上名称会更有帮助。因此,这里有一个异议层次结构的尝试:
DH0. 人身攻击。
这是最低级的异议形式,可能也是最常见的。我们都见过这样的评论:
你是个娘们!!!!!!
但重要的是要意识到,更有条理的人身攻击也同样毫无意义。像这样的评论:
作者是一个自命不凡的业余爱好者。
实际上只不过是 “你是个娘们” 的装腔作势版本。
DH1. 人身攻击。
人身攻击不像纯粹的人身攻击那么无力。它可能确实有些分量。例如,如果一位参议员写了一篇文章说参议员的薪水应该增加,有人可以回应:
当然他会这么说。他是参议员。
这并不能驳倒作者的论点,但至少可能与案例相关。然而,这仍然是一种非常弱的异议形式。如果参议员的论点有问题,你应该说出来;如果没有问题,那他是参议员有什么关系呢?
说作者没有权威力写关于某个主题是人身攻击的一种变体 —— 一种特别无用的形式,因为好的想法经常来自外部人士。问题是作者是否正确。如果他的权威不足导致他犯错误,指出这些错误。如果没有,那就不是问题。
DH2. 对语气的回应。
在这一级别上,我们开始看到对写作的回应,而不是对作者的回应。这些形式中最低级的是对作者的语气持异议。例如:
我无法相信作者如此漫不经心地对待智能设计。
虽然比攻击作者要好,但这仍然是一种弱的异议形式。作者是对还是错比他的语气更重要。特别是因为语气很难判断。对于某个话题有成见的人可能会对其他读者看起来中性的语气感到冒犯。
因此,如果你对某件事情能说的最糟糕的事情是批评其语气,那么你并没有说太多。作者轻率,但正确吗?那就比庄严而错误要好。如果作者在某处不正确,说出在哪里。